新华财经上海8月22日电(谈瑞)近年来,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双轮驱动、相互赋能,航运业和金融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。8月21日,在2024北外滩航运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围绕“金融如何赋能航运业发展”这一主题,来自航运与金融服务领域的专家进行了研讨。
与会嘉宾表示,作为创新性品种,集运指数(欧线)期货上市一周年来成果丰硕,对航运业产生积极影响。服务实体经济,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,未来上海的航运衍生品市场前景广阔。
金融活水润泽航运业发展
2023年8月18日,我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——集运指数(欧线)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盘交易。作为集纳众多创新于一体的国际化品种,数据显示,到2024年8月16日收盘,集运指数(欧线)期货累计运行242个交易日,累计成交量3818.75万手,累计成交金额3.06万亿元。
这些抽象的数据,落实到航运产业链和期货市场上,意味着什么?到底给市场带来了哪些改变?
“这是全球首个依托我国的指数编制的产品,是我国首个服务类的期货产品,也是首个在商品交易所上市的现金结算指数型的产品。”对此,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衍生品部负责人黄伟表示,集运指数期货上市不久就经历了“红海事件”和今年二季度现货上涨等多重扰动因素的冲击,但交易产品的制度设计以及交易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,推动市场保持平稳运行。
目前市场各方正积极参与这一市场,特别是在货代领域。“货代企业连接货主与航运企业,普遍规模较小,抗风险能力弱,而运价却常常大幅波动,货代企业面临的风险管理需求强烈。”有业内专家指出。
不过,南华研究院航运研究总监傅小燕也直言,作为新的市场工具,集运指数期货的产品推广过程中,不免也遇到认识和实操层面的一些困难。例如,在与货代公司的交流中发现,有企业关注能否用欧线作为其他航线的避险工具,此外,资金成本也成为了企业介入期货市场的一道门槛。
而在期货衍生品外,航运保险作为航运金融的另一赛道,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,上海如何在这一方面取得突破?
对标伦敦、新加坡,东京海上日动(中国)总经理助理、上海航运保险协会理事会理事李莉认为,一体化、无国界的服务体系,对于上海航运保险市场发展将会有所帮助。
“从某种程度上我们来看伦敦,它其实是站在全球来设计整个服务体系,而新加坡会更偏重亚洲、大洋洲。”由此,李莉建议上海可以将其保险服务体系一步一步“走出去”,逐渐向全球范围发展。
市场动荡加剧,上海航运衍生品市场大有可为
近年来,全球航运市场运价变化剧烈、波动巨大,对于船东和货主来说,如何控制成本、签订相关运输合同成为了很大的考验。集运指数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出现,为破解这一行业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上海航运交易所副总裁顾云凤介绍,航运指数期货上市一年来,其价格发现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,特别是在几个时间节点上,其对现货市场的指导作用凸显。市场参与者可以直接通过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。考虑到不同的船东、货主、货代等角色不同,其买卖策略也不相同。新产品的应用使得他们的运输成本和收入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,尤其是对于船东而言。举例来说,船东有时候也会临时租船,但万一运价跌下去了,怎么收回高价租船的成本便成为难题,而此时就可以通过这个指数来实时进行买卖。
“新的产品、新的工具我们需要创新地使用,但是我们对于这种新的工具更要有敬畏的心理,还是需要不断地去学习,在旁边多观察、多试水,然后是走小步、走稳步、走好步。”顾云凤表示。
与会嘉宾认为,随着市场的动荡持续,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创新需求将持续强劲。
波罗的海交易所中国区商业主管孙颖表示,航运是服务于国际贸易的,天然带有“国际化”属性,也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,海运承担了全球贸易90%到95%左右的货物运输,因此,任何衍生品的设计都要基于这一出发点去进行相应的设计。
“在品种的选择上实盘配资,航运指数期货合约非常成功。国内现有的FFA市场的很多参与者,包括船东、贸易商、二船东等,在FFA市场上他们有很多做相应的干散货及油运业务,相应在期货上市品种的选择上,后期其实可以去做相应的调研,推动相应的创新。”孙颖认为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公司观点